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从西汉开始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新疆的社会经济特别是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前反分裂、去极端化最关键的时期,除了要让广大新疆各族人民了解新疆的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还需要了解新疆的城镇演变和发展轨迹,这样才能更充分地证明新疆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目前全国却没有一篇能够完整梳理新疆城镇发展历史的文章,中国城镇规划网作为城镇领域先锋网站,有义务也有必要发表一篇详细陈述新疆城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章,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建设新疆、守望新疆。 一、西汉及以前 西汉以前,从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看,在距今年前后的青铜器时代,西域已经有城邦国家出现。南疆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西汉时南疆地区已经形成了以西域36国为主的城廓诸国,多一国一城。西域36国以后逐渐分裂成50余国,人口合计有30多万,其中实力最强的当属龟兹国。龟兹国都在今库车县,全国人口8万余。北疆地区以游牧为主,有山北6国和乌孙等国家。山北6国有人口余人,最大的乌孙国有35万人。汉景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在乌垒设西域都护府。它是西域地区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统辖大宛及其以东的城廓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行国。 西汉时期城镇分布具有以下特点:(1)南疆城镇环塔里木盆地分布,北疆城镇沿天山北麓分布。汉经营西域的中心放在吐鲁番地区和南疆库车与轮台之间,此种布局奠定了新疆城镇布局的基本框架。(2)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后,新疆城镇在性质上具有二重性:一种是以行政管理为主要功能的城镇,如乌垒和一些屯田中心;二是区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城镇,主要为当时城廓国家的中心城镇。自西汉起,中央王朝大多采取屯垦戍边形式维持对西域的控制。(3)当时整个西域的城廓国家的中心有三个地方,即龟兹、车师和乌孙的赤谷城。从乌孙国的人口和经济实力看,赤谷城是西域当时最大的城镇。 二、东汉至明代 东汉时期,于阗、疏勒、莎车、龟兹为南疆主要的城镇国家,力量强大。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恢复西域都护府,治所为它乾城(在今库车城西南)。此时的城镇仍为二种形式:一种是军事兼屯垦形式的城镇,二是地方政权性质的城镇。魏晋南北朝时,采取同样的管理体制,较大的城镇有疏勒、于阗、鄯善、车师后部等。 吉木萨尔作为管辖北疆地区的中心,其地位和影响力逐渐增强。东汉曾在吉木萨尔金满城设立以军事及屯垦为目的的戍部侯城。魏晋南北朝时,天山以北多为游牧民族统辖,城廓建筑多衰败。 唐朝初期,在西域推行州县乡里制度,分别在哈密、吐鲁番、吉木萨尔设立伊州、西州、庭州,使这三个地方的城镇地位增强。中期,又分别在龟兹和庭州设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基本形成了龟兹和庭州两个中心城镇,安西四镇(即龟兹、碎叶、于阗、疏勒)是安西都护府下的四个主要城镇。龟兹和北庭城,已发展到鼎盛时期,城池规模庞大,街巷、工业、手工业已出现,具备了城镇的条件,是区内最早的城镇。宋元时期,东疆城镇衰退,南疆西部城镇,尤其是喀什、和田一带城镇的地位上升,以喀什为代表的南疆城镇在人口规模和城镇密度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北疆地区,元在吉木萨尔设立别失八里行尚书省,置元帅府,吉木萨尔在自治区具有一定的地位。 唐、元时期,从北疆地区城镇的设置可以看出,区内的城镇进入了形成期,出现了以北庭为中心的城镇体系,周围可延伸至昌吉、玛纳斯、奇台等地。从地域上看,这一时期城镇分布的数量、规模和地位差别悬殊,东部多而西部少。东部地区以北庭为中心,主要有北庭、彰八里、仰吉八里等城镇;西部地区以伊犁河谷为中心,主要有阿里马里城、赤木儿城、亦力八里等城镇。从时间跨度来看,以北庭为中心的城镇群持续时间长,前后达年之久。从城镇的功能上看,大部分城镇功能已趋于多样化,城镇除以政治、军事、交通功能为主外,还具备经济、文化和贸易的中心功能。北庭已具备当时国际都市的地位,在中原与中亚、西亚地区有深远的影响力。 三、清代至民国 清末民初,新疆城镇逐渐进入成熟期。准噶尔叛乱平定后的移民屯田建镇,在伊犁设立伊犁将军府,筑伊犁九城:惠远城(今霍城县惠远镇)、宁远城(今伊宁)、惠宁城(今伊宁市巴彦岱镇)、塔勒奇城(今霍城县境内)、瞻德城(今霍城县清水河镇)、广仁城(今霍城县芦草沟)、拱宸城(老霍城县城)和熙春城(今伊宁市西城盘子),大量移民屯垦戍边,使西域的城镇得到了迅速发展,北疆城镇的地位上升成为主要趋势。当时在南疆地区的主要城镇有库车、阿克苏、乌什、和阗(和田)、叶尔羌(莎车)、喀什噶尔(喀什)、英吉沙尔(英吉沙)、喀拉沙尔(焉耆)八大城镇,号称回疆八城。往往设置回城和满城两部分,形成复城结构。城周边分布有巴扎(集市)和小的村庄,形成中心地体系。 年新疆建省,行政中心迁往乌鲁木齐(迪化)。北疆地区形成了以迪化为中心的城镇群落,其格局与今天的城镇布局大致相同。省下置三道,其中镇迪道下辖五县,即迪化、昌吉、绥来(玛纳斯)、阜康、奇台五县,年,增设孚远县(今吉木萨尔)、景化县(呼图壁县)。各县相应建城设县所,形成了相应的城镇群落。民国时期,迪化于年设市,为省辖市,其他各地相继筑城置县,区内的城镇布局进入成熟期。 清末民初,新疆形成四大商业都会,分别是迪化、古城(今奇台县城)、伊犁(伊宁)、哈密,已有较大的城市规模和经济繁荣度。北疆地区的城镇有三个中心:一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镇迪道,主要城镇有迪化、古城、镇西(今巴里坤)、库尔喀喇乌苏(今乌苏市);二是以伊犁、塔尔巴哈台为中心的伊塔道,主要城镇有伊犁、塔尔巴哈台(今塔城市)、精河等;三是属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的阿勒泰地区,主要城镇有阿勒泰。 清代在北疆的城镇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因政治军事的需要而设立的城镇,如伊犁将军府和伊犁九城;二是移民屯垦所形成的屯垦中心,如塔城、乌苏、玛纳斯等城镇;三是对外开展经济贸易所形成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如古城(奇台),当时的古城子城市经济繁荣度冠绝新疆,甚至超过首府迪化。 四、解放后至今 解放后的60多年,是新疆城镇体系变动迅速的时期,一些新兴城市不断丰富了新疆城市的职能类型,也提高了城镇密度,促进城镇体系更为完善。 在年代,乌鲁木齐、喀什、伊宁是新疆三个主要的区域中心城市。随后,乌鲁木齐逐步成长为全疆首位城市,由解放初期几十万人口的城市发展成为目前万人口的大城市。清代回疆八城中,喀什和叶尔羌(今莎车)为最大的两个城市,库尔勒还只是隶属于喀喇沙尔(焉耆)的一个回庄。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年后,因南疆铁路的开通,以及塔里木石油基地选址库尔勒市,使库尔勒逐步取代喀什成为南疆第一大城市、新疆第二大城市,阿克苏也后来居上超过喀什跃居南疆第二大城市,喀什降为南疆第三大城市。莎车县城规模较大,但经济实力较弱;库车因石油天然气的开发,重新焕发光彩,成为了新疆第一大县城,城市规模甚至超过了阿图什、吐鲁番等地州首府城市;和田市规模不到20万人,英吉沙、乌什等曾经的八城之一如今只是较小的县城;而叶城、巴楚等城市逐步壮大起来。 在北疆,天山北坡城镇发展较为快速。年代后的石油开发,促使克拉玛依在荒漠戈壁中崛起成为举世闻名的石油城;曾经城市商贸繁荣冠绝全疆的“金奇台、旱码头”的古城(奇台)因兰新铁路、公路的修建,逐渐没落下去,年设立的奇台市,也因城市萧条而在年被撤销市制变为了县,但在年世界最大准东煤田开发后,奇台又重新崛起,目前正在积极申请撤县设市;石河子和奎屯作为兵团首批在戈壁滩上建立起来的军垦城市,因70年代兵团撤销后,奎屯市划入伊犁州,石河子成立石河子地区(包括玛纳斯县和沙湾县),在年兵团恢复建制后,地方并没有返还兵团奎屯市,只给了石河子市,石河子市也在此后逐步发展壮大;昌吉、哈密、伊宁、塔城、博乐、阿勒泰、鄯善、乌苏等城市发展较快。年乌鲁木齐建市,年喀什、伊宁、克拉玛依相继设市,克拉玛依于年升格为地级市,年奎屯建市,年石河子设市,年库尔勒成立县级市,年,昌吉、哈密、和田、阿克苏4个城市一同设市,年又有阿勒泰市、塔城市、吐鲁番市成立,年博乐设市,年阿图什设市,年阜康建市,年乌苏撤县设市,同年12月米泉建市,并于年自治区撤昌吉州米泉市合并乌鲁木齐市东山区成立乌鲁木齐市米东新区;年底博州阿拉山口口岸设立阿拉山口市,年9月伊犁州霍尔果斯口岸挂牌成立霍尔果斯市。 年,党中央、国务院为强化新疆兵团力量,批复同意新疆兵团按照第八师石河子市模式成立“师市合一”的自治区直辖、兵团管理县级市(六师五家渠市、一师阿拉尔市、三师图木舒克市和十师北屯市),阿拉尔市、五家渠市和图木舒克市在年顺利挂牌成立,唯有十师北屯市因阿勒泰地区力图将北屯市建成阿勒泰地区首府城市,导致兵地矛盾激化,在兵团的不懈努力下,年阿勒泰地区终于放弃北屯而选择福海新区建地区首府(后又被中央叫停),新疆兵团第十师北屯市终于在年11月29日正式挂牌成为军垦县级城市。此后,兵团建市部分进一步加快,兵团党委提出“一师一市、一年一市”的设市战略,于年成立了二师铁门关市,年初成立了第五师双河市。按照兵团建市规划,兵团未来还将相继成立四师可克达拉市(年底)、十四师昆玉市(年初)、七师胡杨河市、九师小白杨市、十三师红星市、十二师北亭市等六座城市,并将按照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壮大南疆维稳前线的兵团实力,在南疆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增加团场数量,优先设市建镇,积极推进嵌入式发展,成立二师38团南屯市、三师45团前海市。并将在年前实现兵团政企完全分开,所有团场设立建制镇。 截至年9月22日,新疆、兵团建制市达到26座(包括已批即将挂牌的霍尔果斯市),其中:地级市2座(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自治区直辖兵团管理的县级市7座(石河子市、阿拉尔市、五家渠市、图木舒克市、北屯市、铁门关市、双河市)、地区首府县级市7座(喀什市、和田市、阿克苏市、塔城市、阿勒泰市、吐鲁番市、哈密市)、州府县级市5座(库尔勒市、阿图什市、昌吉市、伊宁市、博乐市)、普通县级市5座(阜康市、乌苏市、奎屯市、阿拉山口市、霍尔果斯市),县城67座(和田县没有县城,县政府驻和田市区)。按照新疆行政区划调整和撤县设市计划,未来7个地区将全部撤销地区设立地级市,奇台县、库车县、莎车县、沙湾县、新源县、和静县、轮台县、若羌县、玛纳斯县、叶城县、巴楚县、拜城县、额敏县、富蕴县等将撤县设市,新设立和什特洛盖市、准东市。 赞赏 长按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白殿疯病医院哪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