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回族民歌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回族“花儿”,它随着内地省市回族人的迁徙来到新疆,在这里落地生根,并把青海、甘肃、宁夏等地的回族方言糅合在一起,经由一代代新疆回族人的传唱,形成独具新疆方言味儿的回族“花儿”。 在新疆,不仅是一代代回族“花儿”传承人和普通回族群众在唱“花儿”,其他民族群众也在生活中唱“花儿”,以此倾诉他们心中的情感。有回族选手演绎的传统“花儿”,有汉族选手演唱的高亢的“花儿”,也有哈萨克族选手拿着冬不拉弹唱的“花儿”和维吾尔族选手带来的通俗版的“花儿”。这些丰富的演唱形式让新疆回族“花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充满新疆包容多元的特色,也让这一艺术形式焕发着勃勃生机。 多彩“花儿”在 新疆盛开 马成是青海人,18岁来到伊犁,他现在是自治区第三批“新疆花儿”代表性传承人。马成的“花儿”将青海、甘肃、新疆的“花儿”唱法融为一体,曲令严格、颤音浑厚、新疆回族方言味浓烈。刚到新疆伊犁,马成唱的是青海式“花儿”,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用土方法唱。 但在新疆生活久了,马成的“花儿”味道也变了。“青海的方言在这里没有几个人能听懂,不接地气,这里的回族来自四面八方,所以我就改变语言唱。”马成说。青海方言夹杂着甘肃、宁夏的方言,这是马成的“花儿”语言上的突破,但那仅仅是开始。“青海到现在仍旧严格遵守经典的曲令,但在新疆我们已经将传统曲令拆分,创作了很多小调。”马成很得意。 寇红也是自治区第三批“新疆花儿”代表性传承人。从十几岁开始,寇红在父亲和哥哥的影响下在焉耆回族自治县永宁镇拜了师,开始唱“花儿”,这一唱就唱了30多年。“‘花儿’是我的命,在我失意在我快乐的时候都陪伴着我。”寇红说。永宁镇甘肃人居多,所以寇红一直在唱甘肃“花儿”。年到昌吉后,寇红发现原本所唱的“花儿”在昌吉没有多少群众基础,所以她也开始唱语言杂糅的“花儿”。 唱了这么多年,寇红发现新疆的“花儿”方言上大众化、曲调更丰富,融合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旋律,特别是伴奏音乐的产生,更是将新疆多元的文化发挥到了极致。“传统‘花儿’很好听,但老‘花儿’要发展。新疆的与时俱进,把一个直令分成四五个令,装入新词新调,很丰富。”寇红说。 新疆著名作家杨峰介绍说:“新疆回族‘花儿’主要分为三部分:传统的词牌演唱的‘花儿’、与本地回族民歌结合的‘花儿’,以及有‘花儿’元素的新编‘花儿’。民族成分的多样性,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文化的交融性,让新疆回族‘花儿’极具包容性,新疆回族‘花儿’是兼并大师。” 用高亢“花儿”歌颂好生活新疆回族“花儿”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便是曲调高亢。同一首歌,马成用青海传统的方法唱充满了惆怅,用新疆式的方法唱却情绪热烈高昂,马成把这看作老百姓心里头的话。他说:“‘花儿’本身就是看见什么唱什么。刚来新疆的时候,我的生活很清苦,我唱‘花儿’是为了排解情绪。慢慢生活变好了,我想唱好生活好愿景,所以唱的是高亢的‘花儿’。”截至目前,马成根据搜集整理的民间回族“花儿”,改编创作出多首新“花儿”。 第四届新疆回族“花儿”特等奖获得者是伊宁市歌舞团的张占宝,他唱了一首《黄花姐令老远山上的刺梅花》,情绪激情高涨。三四年前,张占宝还是一个打工者,在田间地头听到老人唱《撒拉水红花令阿哥们是孽障人》,他听哭了,从那以后爱上“花儿”。“那首‘花儿’惆怅的哀叹声特别契合那时我的处境,唱出了一个打工仔的困窘。”张占宝说。 年,凭借一副好嗓子和对文艺表演的热爱,张占宝机缘巧合地带着一首《唱着花儿奔小康》参加了特克斯县举办的“花儿”演唱活动,从此走上演艺生涯,成为了伊宁市歌舞团的歌手,对于未来他踌躇满志。张占宝也唱传统曲令,但唱法上用自己的方法。“以前生活艰苦,从那些哀叹的曲调中我能找到共鸣。但现在我是幸福地唱,在民族唱腔里加入多种音乐元素,曲调和咬字方面发生了改变,情绪高涨。”他说。 新疆回族“花儿”是一种文化内涵,体现的是新疆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 来源:新疆日报(加孜拉·泥斯拜克) 赞赏 长按广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初期好治疗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