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8月24日,一位朋友托记者帮其上小学的女儿修改一篇作文,不好推辞便答应了。不曾想被一句话逗乐了。文中这样写道:“我生活的城市越长越高,越变越大。一座座公园就像一朵朵美丽的花,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再也看不到了,一幢幢高楼建得就像插葱一样快,弄得去年去上海的爷爷今年回来就找不着家了。”孩子的表述或许略带夸张,却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伊宁市容市貌变化巨大,百姓内心溢满幸福。

图为伊宁市城区。刘成刚摄

近年来,尤其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伊宁市的变化,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有最切身的感受。从背街小巷到宽阔大路,从旧式民房到高楼林立,从家属院到现代社区,伊宁市正在完成向“生态宜居之城”的蜕变。

道路越走越通畅

在阿依墩街附近居住的老人赛达合买提·玉素甫江家门前,两年前有一条破旧不堪、下雨处处积水的“水泥路”。这条路一头连着主干道解放南路、一头通往住着多户人家的居民区,是附近居民出行的主要通道。居民之所以称它为“水泥路”,是因为一下雨,雨水混着泥水,路就变得泥泞难走。赛达合买提·玉素甫江对记者说,那时“他的心比路还堵”。

去年7月,让居民堵心的“水泥路”不见了。伊宁市加快推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步伐,街办和社区全面启动了辖区背街小巷整治工作,工作人员全员上阵,清理道路两侧的垃圾,平整道路,还为居民翻修了大门,统一平整了门前道路。

“往年改造背街小巷时,不会把砖铺到居民家门口,没想到这次砖铺到了我家门槛边。”赛达合买提·玉素甫江没想到变化来得如此之快。

从那以后,赛达合买提·玉素甫江家门前的道路宽敞好走了,门前的墙还被绘制成了文化墙,一下子亮堂起来。他难抑激动地说:“短短一个月,路平了、墙亮了、街美了、环境整洁了,大家的心再也不堵了!”

其实,和赛达合买提·玉素甫江有同样感受的,不仅仅只是阿依墩街附近的群众。在刚刚过去的5年中,特别是在全市“创卫”工作中,伊宁市背街小巷都接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手术”,一条条承载着市民群众小康梦的道路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昔日破旧不堪、坑洼难走的“堵心路”被宽敞平整的彩砖路取代,在给群众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暖了民心。

前几年,生活在伊宁市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伊宁市区出入口少,断头路多,道路交通不畅。

有着悠久历史的伊宁市正是因其老城的地位,在城市建设中,道路的扩展受到天然的局限。加之私家车越来越多,交通问题亟待解决。在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伊宁市打破发展瓶颈,实施了道路、背街小巷和断头路打通工程,解决了出行难题。近年来,该市新修了军垦路、利群路、公园大街、墩买里大街等,打通了老城区连接新城区的多条通道,缩短了老城区与新城区的距离。

据伊宁市住建局建设科副科长伊孜哈尔·阿若甫江介绍,仅去年,新建和续建道路达33条,共计37公里;新建和续建背街小巷条,共计70余公里;打通了解放路七巷、15小等7条断头路;建成广东路、巴彦岱2处过街天桥。

随着新路网的延伸,城市的框架被拉大,必然会拉动很多相关行业的聚集。现在,沿山东路向西,一条宽阔的马路一直延伸到兵团四师66团场,道路两边是拔地而起的高档住宅、商业楼以及公园、休闲广场。而山东路及其延伸段——伊宁大街作为伊宁市东西方向的一条中轴线,也打通了出入伊宁市的又一条主干道。

统计显示,近3年来,伊宁市累计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近50亿元,相当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建投入的总和,这也使得伊宁市变高、变大了。目前,伊宁市已建成的城区面积由原来的37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86平方公里,形成了中心城区、东城区、西城区(合作区)、经济开发区、伊犁河南岸新区、伊犁河北岸沿线区域6个片区的城市架构。

如今,走在伊宁市街头,望着川流不息的车辆和行人,人们不由地感慨城市道路改造的大手笔带来的巨变。

老旧小区变了样

当然,城市建设的快马加鞭,不仅仅是楼高了、路宽了、城市框架拉大了的变化,还蕴含着:这座城市更有实力去保障和改善民生,更有能力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更有活力去提升城市辐射力和竞争力,这意味着这座城市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美好的发展前景。伊宁市正在抓住“一带一路”发展契机,奋力迈向天山北坡西部中心城市的目标。

凡是生活在伊宁市南市区的人都清晰地记得,这个曾经污水横流、以脏乱差著称的居民区,给大家造成不便。经过几年的改造,目前,它已变身为喀赞其民俗旅游区,每天接待大量国内外游客,这是几年前谁也不敢想的事。

近几年,伊宁市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将更多目光放在了老城区的改造上。“一座城市的改变不仅仅只是拆迁后的重建,还需要对城市精雕细琢。”伊宁市住房保障办建设科科长黄云镇说,城市老旧小区的改造和完善,对伊宁市大部分上了年头的小区都是件好事。从拆迁到改造并不是不得已而为之,反而是一条适合现如今伊宁市平稳和谐发展的道路。长久以来,拆迁涉及的纠纷、资金赔偿等问题一直让拆迁工作显得异常敏感,不仅政府实施起来不易,一些涉及自身利益的群众也有抵触情绪。

为此,伊宁市从年开始按照“保基本、宽覆盖”的原则,针对部分老旧小区进行试点改造,先后投入资金余万元,完成41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惠及居民余户。

78岁的退休老人张炳耀就是这两年受益老旧小区改造的市民之一。他对记者说:“每个人都一样,对于一些已经损坏但重要的、舍不得的东西不是选择扔了,而是选择修理。我觉得老旧小区改造是一个最接地气、最贴近群众的民生工程,不仅让我们省去了搬迁、租房之类的麻烦,更让我们几乎免费搬进了一个新小区。”正如张炳耀所言,老旧小区的改造不仅让小区环境有了极大改善,更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比如外墙保温让老房子的冬天不再寒冷,天然气管道的覆盖让小区居民用上了方便、便宜的清洁能源……

今年,伊宁市计划投入资金3.2亿元,对剩余全部个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改造提升,截至目前开工率达90%,预计今年11月前完成所有改造任务,届时将有户、3.5万人受益。

“由于今年老旧小区改造被纳入棚户区改造工程,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有了一定支持,所以进度明显加快,群众也能够提早受益。”黄云镇说,老旧小区改造无疑给发展中的伊宁市提供了一条新的规划发展之路,从大拆大建大发展到精雕细琢的平稳发展,伊宁市正在探寻一条造福百姓的幸福之路。

让幸福敲响百姓门

几年前,伊宁市民曾苦于没有散步休闲的去处,大家唯一能去的地方似乎只有设施陈旧、空间拥挤的人民公园。每每提到库尔勒市的孔雀河,市民中免不了有羡慕的声音:伊宁市同样有穿城而过的伊犁河,为何不能像库尔勒那样借助天然景观资源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呢?

几年后,伊犁河两岸一改往日的脏乱之象,新建成的伊犁河景观大道成为伊宁市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伊犁河风景旅游区也于去年11月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如今,伊犁河两岸成了当地市民和外地游客最喜欢去的地方。

“每天在伊犁河景观大道上坚持徒步6公里,已成为我和老伴雷打不动的习惯,这在3年前不可想象。”已经退休的刘启建老人这样说。如今,站在伊犁河桥头放眼望去,伊犁河两岸正在迅速改变着模样。景观大道沿河伸展,河岸边新修建的园林式公园让市民交口称赞,无论是游玩的老人还是孩童,脸上无不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最近,家住伊宁市飞机场路的居民周之沛有了新打算,他原本计划把房子卖了去外地与孩子一起生活,现在却因房子升值而放弃了售房计划。原来,周之沛的住房旁边是自来水厂,以前自来水厂的围墙将绿地与外面完全隔离,加之月亮湾建材市场的嘈杂,周边环境很差。

前两年,伊宁市政府将自来水厂围墙拆掉,透绿还民,并将原有绿地进一步完善,增加绿化景观,增添设施,现在这里已变成了附近居民的休闲游园。“环境好了,周边的房子自然就升值了。”周之沛说。

位于东城区的后滩湿地公园今年建成一期工程,其中水域面积约占四分之一。该湿地公园的建成填补了东城区公园建设的空白,也为伊宁市公园绿地建设再添一处人文生态景观。

除新建公园外,两年前,伊宁市对原有的人民公园进行提升改造,将公园的功能区进行了细化,有安静区、休闲区、老年活动区。一些爱跳舞的市民可以在比较热闹的中心区域跳跳舞、唱唱歌;喜欢安静一点的市民可以在安静的区域赏赏花、观看水景。

“现在的人民公园已成为市区的一个森林氧吧,到这里来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心情很舒畅。”每天坚持到公园晨练的王志强如是说。据了解,目前,伊宁市已有13个公园、33个大小游园,市民休闲游憩的范围和选择日渐扩大。

可以说,无论是伊犁河风景旅游区的打造,还是人民公园的提升改造,抑或是东城区的后滩湿地公园及各种小游园的修建,都是伊宁市按照“生态立市”战略部署、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伊宁市全力推进以生态公园、街道绿化为主,小游园、庭院绿化为辅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让城市环境变得越来越美,居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强。据统计,“十二五”期间,伊宁市园林绿化建设累计投入资金9.14亿元,年均投入1.83亿元。截至年底,伊宁市建成区面积36.95平方公里,绿化覆盖面积.76公顷,绿化覆盖率39.5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72平方米。

来源:伊宁市零距离作者:侯烁

伊犁零距离投稿邮箱:

qq.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lingzx.com/ylsls/1474.html
------分隔线----------------------------